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

东方早报:九旬历史优秀保护建筑经过加固移位重获新生

时间:2013-08-05 00:47发布者:admin 点击:
威海路九旬民立中学老校舍整体向南平移57米(图)http://www.sina.com.cn2010年02月01日02:41东方早报 曾为民立中学四号楼 每分钟移动2厘米 七八天后将位移57米到路边 东方早报记者 李继成 民立
威海路九旬民立中学老校舍整体向南平移57米(图)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02:41   东方早报
  曾为民立中学四号楼 每分钟移动2厘米 七八天后将位移57米到路边

  东方早报记者 李继成

  

  民立中学老校舍被整体抬升,将南移(即向图左下方移动)57米多,至威海路边的新址上。早报记者 徐晓林 图

  一瓶白酒倒扣在一楼地面上、旁边放着一杯酌满白酒的高脚杯,4000多吨重的保护建筑大中里邱氏老宅(即:民立中学四号楼)在10台千斤顶的推动下向南移位,而上大下小的酒瓶矗立不倒,高脚杯里的白酒也没有洒出。

  昨天,在威海路石门一路附近,已有80多年历史的邱氏老宅“迈出”平稳步伐,将完成移位57米多,到达威海路边的新址。这是目前国内平移的建筑面积最大的砖木结构建筑,被称为“中华砖木老建筑第一移”。

  稳定移动最关键

  正在现场指挥平移施工的上海同华加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坦贤告诉记者,民立中学四号楼是砖木结构,经过80多年的风霜雨雪,墙面开裂,砖、木等建筑材料强度严重下降,所以移位时保持整栋楼稳定移动最重要,任何一点的受力偏差都可能使这座历史保护建筑的结构雪上加霜。

  为保证平移的稳定,新址已经浇筑了钢筋混凝土的地坪,上面有10条钢筋混凝土斜向的下滑梁,而老建筑的下方设置了10条上滑梁,上下滑梁之间则是托角。在老建筑北面千斤顶的推动下沿着滑梁移到新址,新址与威海路仅隔一道围墙。

  整栋建筑需上斜坡

  张坦贤解释,老建筑除了斜向移位,还要沿着斜坡平移升高40厘米,这对被戏称为“豆腐”的老建筑来说难度很大,以前也没有碰到过。

  而在老建筑的西侧,13号线车站正在施工,重型施工机械最近处距离西边墙体不足3米。北面是轨交施工泥土堆场。东面是轨交施工和移位施工唯一的运输通道。南面新址下方是将来轨交车站的一条通道,整个移位现场可谓“四面楚歌”。而平移的过程中要从1960年代砖砌的简易防空洞顶上经过,风险和难度也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

  “仪器显示只下沉0.04毫米,可以说纹丝不动!初始推动时会产生大的振动,是建筑移位一个最危险点,这次初始推动时,倒扣的酒瓶和盛满酒的高脚杯都没有倾倒。”

  老建筑在电脑的控制下,正以每分钟约2厘米的速度往南移位。由于不是连续施工,预计七八天后民立中学四号楼可到达新址。移动到位后,这栋老建筑还将修缮一新。

  邱氏老宅始建于1920年代

  邱氏老宅建于1920年代,当时属英租界,开发商是英国人。1940年2月,民立中学迁入威海路414号。这栋建筑为原民立中心四号楼,也是大中里这片石库门区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2004年,民立中学迁往威海路681号。

  整个建筑清水红砖墙,人字形屋面,红色平瓦铺盖。正立面采用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横竖向左右对称、庄重典雅。
------分隔线----------------------------
公司新闻